新闻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
微软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让创作更轻松!PPT/Wor...
近日,微软发布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 V3.0版本。 全新升级的OfficePLUS V3.0新增了Excel插件,继已发布的PPT/Word插件之后, 完成了对Office核心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覆盖,让用户拥有更加轻松的创作体验。 ...
科技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航展时间:搭建空间站 “天和”揭面纱
发布时间:2018/11/08 新闻 浏览:747
原标题:搭建空间站 “天和”揭面纱
2018年11月6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公开亮相。此为展出的空间站核心舱实物
珠海航展航空航天静态展馆中,彩虹7无人机受到关注
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在珠海航展首日正式亮相,引来极大关注,我国目前正全面开展空间站研制建设,核心舱将于今年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和”号将在2022年发射,届时将与“神舟”、“天舟”飞船一起构成独特的“三室一厅带储藏间”构型,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空间站、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空间站核心舱首次亮相
昨天上午,一开馆便有众多“粉丝”直奔7号馆航天科技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核心舱、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都在那里。记者赶到时,安保人员将不少人拦在6号馆和7号馆之间的通道上,工作人员说“要上午10点半之后才开放”。
记者好不容易进入7号馆,“空间站核心舱”6个白色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首次亮相的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是1:1的实物。在最前端,一名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员已出舱,右手高举五星红旗。这是将来“天和”号在天空中必然会出现的壮美一幕。
“天和”号核心舱轴向长度16.6米,大柱段直径4.2米,小柱段直径2.8米。记者看到,展示的“天和”被分为两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天和”号核心舱又分宇航员生活舱和做科学试验的舱,靠近宇航员出舱的略小一点的就是生活舱。
“这次我们展出的全部是实物。”工作人员说。不过,虽然实物展出了,也不是谁都有机会走进核心舱里去参观,即便有机会登上核心舱,参观者的手机、相机也必须都先放在外面才能登舱。“核心舱里面的东西目前还没开放。”工作人员说。
核心舱预留多个对接口
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
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三舱组合体质量约66吨,额定乘员3人,乘员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天和”号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是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主要场所。
记者在现场看到,空间站核心舱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则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另外还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对接货运飞船“天舟”号的情况,随后,载人飞船“神舟”对接到另一个口。紧接着,实验舱I“问天”号和实验舱II“梦天”号也对接上。整个空间站成为一个T字形。
其中,“梦天”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试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I配置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太空正在离中国人越来越近
工作人员透露,我国空间站预计于2022年建设完成,这一天已经并不遥远了,“我们的空间站届时还可以对接其他国家的空间站,而有些国家的空间站是不允许其他国家对接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决定要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发射载人飞船,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短期有人照料空间应用问题、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长期有人照料空间应用问题,现在前两步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只剩下最重要的最后一步,建成空间站。
空间站建设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建成空间站将大大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的研究,同时也会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太空正在离中国人越来越近。”工作人员高兴地说道。
普惠齿轮传动式涡扇发动机 首次来华巡展
普惠公司的齿轮传动式涡扇(GTF)发动机正在2018中国航展上展出,该机随巴航工业首次来华进行巡展、引人瞩目的“大鲨鱼”涂装E190-E2飞机参展。
国内民航首个航空维修资源互联网平台亮相
南航工程技术资源平台将在航展现场发布国内民航维修行业首个“航空维修资源互联网平台”。
未来,南航工程技术资源平台将依托“互联网+”战略,全力打造好国内民航维修行业首个“航空维修资源互联网平台”,为实现“国内民航维修行业首选门户网站”的短期目标以及“面向全球的航空维修咨询交易网络平台、中国民航面向世界窗口”的目标而努力。
无人机“苍鹭”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航展现场,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系主任单肖文教授带领的无人机团队所研发的,可用于物流运输的固定翼垂直起降、全自主飞行的无人机“苍鹭”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苍鹭”无人机项目,内舱有一个庞大的储物空间,可携带11kg以内的物质运输和投放。“苍鹭”1/3验证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45米/秒(162公里/小时),其先进的总体布局与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和航程提高了5-10倍,其巡航过程相比传统多旋翼无人机节省了85%的能量损耗。而轻量化结构设计,拓扑优化+3D打印实现了结构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