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
微软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让创作更轻松!PPT/Wor...
近日,微软发布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 V3.0版本。 全新升级的OfficePLUS V3.0新增了Excel插件,继已发布的PPT/Word插件之后, 完成了对Office核心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覆盖,让用户拥有更加轻松的创作体验。 ...
科技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为一粒种子 三代人干了50年
发布时间:2018/06/05 商业 浏览:735
磕掉靴子上的泥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彦荣急匆匆地走进了实验室,刚刚从田间回到单位,她急着对取回的杂交粳稻样本进行生理指标测定。
5月31日,记者在辽宁农科院见到北方杂交粳稻科研团队时,他们的“宝贝”种子正在参与两项重点研发计划。
就在一个多月前,他们刚刚凭借“北方杂交粳稻育种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拿到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回忆领奖时的心情,主持此项目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隋国民用百感交集来形容:“没辜负前辈科学家交给我的担子,这些年的冷板凳没有白坐。”
为了掌握北方杂交粳稻的核心技术,辽宁农业科学院3代科研人员付出了50年的时光。
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分布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利用杂种优势获取更高亩产量的杂交水稻已广为人知。从事杂交籼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早已誉满全球,但很少有人知道,北方杂交粳稻发轫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辈科学家杨振玉先生。
如果说杂交籼稻的研究好比“大海捞针”,那么杂交粳稻的诞生属于无中生有,需要由人工“创造”。上世纪70年代初,杨振玉先生首创“籼粳架桥”制恢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攻克粳稻杂种优势难关,北方杂交粳稻一时风头无两。
但上世纪90年代末,北方杂交粳稻研究陷入低谷。“一方面,常规粳稻各项技术不断进步,产量大增,使得杂交粳稻优势不再明显;另一方面,杂交粳稻本身制种产量低、纯度差等问题凸显。”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杂交稻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忠旭说。
最艰难的时光,研究人员流失、研发经费少得可怜,北方杂交粳稻奄奄待毙。“没有科研经费,杂交粳稻只能作为常规稻研究项目中的分支,拿到少许经费,但与实际科研需要相比不过杯水车薪。”隋国民感慨地说。
虽然放弃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科研人员却始终信心十足。“杂种优势是科学真理,是正确的,我们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来。”王彦荣说。
杂交粳稻育种、制种过程最讲究隔离,像现在会使用玻璃温室大棚进行试验。但受困于当时资金窘迫,研究人员连买大棚的钱都拿不出。只好自己动手,男同志负责搭铁架子、干体力活;女同志坐在缝纫机前,裁剪无纺布,搭出一个简易大棚,建设人工隔离区,坚持研究。
几十年的冷板凳没有白坐。辽宁省农业科学院3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换来了从基础理论、育种技术、品种选育、制种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首创了大柱头、高外露率粳稻不育系选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解决了杂交粳稻制种产量低这一难题,将北方杂交粳稻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专家点评
坐得住冷板凳,乐于奉献,勇于长时间地攻坚克难,是科研人员的本分。这一点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几代科研人员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杂交粳稻的发展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正是有杨振玉、华泽田、隋国民、张忠旭等一批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坚持,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没有他们的坚守与付出,北方杂交粳稻也许早就不复存在。
耐得住寂寞,是科学精神的注解之一。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追求真理的磨砺中获得。一方面,科研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反复试验、验证和长期坚守;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要抵御各种诱惑干扰,淡泊名利,孜孜以求。只有有情怀、敢担当的科研人员才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脚踏实地,为科学事业默默坚持,甚至奉献全部人生。
上一篇: 金地集团分步骤向多产业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