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华为的2020:营收净利在夹缝中增长,消费者业务增速骤降

新闻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 微软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让创作更轻松!PPT/Wor...

      近日,微软发布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 V3.0版本。 全新升级的OfficePLUS V3.0新增了Excel插件,继已发布的PPT/Word插件之后, 完成了对Office核心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覆盖,让用户拥有更加轻松的创作体验。 ...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华为的2020:营收净利在夹缝中增长,消费者业务增速骤降

发布时间:2021/04/02 新闻 浏览:228

记者|陆柯言

“争取明年还能发财报”已经成为华为每年业绩发布会上的一个经典梗,尽管有些夸张,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这家明星公司当下的困境——外部制裁导致核心业务增长遇阻,新兴业务需要追赶时间,夹缝中求生仍是华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

3月31日,华为公布了2020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受到疫情和制裁双重影响,华为2020年业绩增长速度放缓,但基本实现了经营预期,其中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

分业务来看,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4829.2亿元,同比增长3.3%;运营商业务营收3026.21亿元,同比增长0.2%;企业业务营收1003.3亿元,同比增长23%。

分地区看,2020年中国地区营收5849.1亿元,同比增长15.4%,占比高达65%;海外收入3064.6亿元,除中国之外,欧洲、中东、美洲、亚太地区收入均在下滑,主要原因是消费者业务无法使用GMS。其中美洲下滑最严重,下滑幅度达24.5%。

疫情和制裁下仍然保持增长的确难得,更难得的是,华为仍然维持了占总营收16%的研发投入。但这份财报也释放出了一些危险信号,比如营业利润下滑,消费者业务营收增速骤降等。

华为解释称,制裁和疫情的确给华为带来了影响,但华为并不是一家追求高利润率的公司。随着疫情的恢复,华为对明年的收入增长仍然抱有信心。

消费者业务承压

制裁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华为2020年消费者业务营收增长3.3%,增速达到新低。过去五年来,由于手机业务大获成功,华为消费者业务实现了飞速增长,收入贡献甚至超过运营商业务,是集团营收贡献的主力。2016-2019年,消费者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36.2%、45%、31.9%和42%,而今年相比最高点时跌了近42个百分点。    

供应链危机之下,手机业务首当其冲。自谷歌断供华为后,后者的海外销量就受到重挫,台积电等关键芯片供应商的断供更带来致命一击。去年9月15日禁令生效之后,这些厂商就不能再为华为生产新的芯片。目前华为所有的手机芯片都依赖当时所得的最后一批库存,导致华为手机严重缺货,销量下滑。

华为的加速囤货也导致其现金流下跌至低点。2020年,华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52.2亿元,同样是近五年新低。但华为表示,不会因此削减研发投入,反而会加大研发力度。

Canalys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的中国市场,华为(包含荣耀)手机出货量为1880万台。尽管其市场份额仍然维持第一,但已从2020年第三季度的41%下降至22%,而OV、苹果、小米的份额均在增长。

手机是消费者业务的收入支柱。但坏消息是,随着芯片库存的消耗,这种下滑趋势在2021年可能会更加严重。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2月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华为的排名已经下滑至第五,份额仅为4%。

在全球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华为手机业务前路仍然是谜。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采访中透露,尽管芯片供应紧张,但华为仍将持续推出旗舰机型,也就是说今年的P50和Mate50或许仍然在路上。显然,华为当下采取的是一种拖延策略,尽量节省芯片的使用,保持手机研发投入与更新,再观望其它出路。

芯片的制裁同样影响到华为其它部门,包括负责芯片设计的海思。过去海思设计的麒麟芯片曾是华为手机最具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外界担忧在手机芯片无法生产之后,海思的业务也将受到影响。不过胡厚崑表示,目前海思状况仍然稳定,还有许多创新工作在研发当中。有种说法是,华为将开启芯片自主生产之路,但其多位高管都强调,华为仍然保持与产业链合作的态度。

华为一位中层曾告诉笔者,公司内部对未来制裁形势的走向并不乐观,也想过很多种最坏的打算,剥离荣耀就是其中一种。华为财报显示,出售荣耀业务为华为带来了100亿元的定金。

消费者业务并非没有增量。胡厚崑提到:“手机只是消费者业务的一部分,去年尽管手机销量下滑,但‘1+8+N”战略下其它产品与服务的销量有可喜的增长,让我们对消费者业务仍然充满信心。”不过,目前手机仍然是一切IoT设备的核心入口,如果华为在手机覆盖量上长期缺位,IoT产品的销量同样面临危险。

寻找下一个“华为手机”

运营商业务曾是华为营收的主力,但去年增长几乎陷入停滞,增长率为0.3%。一方面,受制于疫情影响,许多通信工程停工;另一方面,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英国等国家宣布停止与华为在5G建设领域的合作,导致华为市场份额下跌。

两大业务都面临压力,迫使华为急于寻找下一个增长支柱。这家公司近一年的许多动作都在佐证这一点——频繁宣布与车厂合作,强调智能汽车业务的重要性;“常胜将军”余承东兼任云与计算BG总裁,表示要加强终端与云的打通;任正非频频到访煤矿、钢铁传统企业等等。以上都表明,To B业务被华为视为未来有力的增长极。

由于华为一直是按客户群划分收入结构,因此云与计算业务收入也被划入企业业务营收当中。2020年,华为企业业务收入增速23%,贡献了最强的营收增长,且比去年高出不少,展现出了较强的增长劲头。

Canalyt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在中国公有云市场排名第二;在全球IaaS市场,排名上升至第六,增速高达222.2%,为全球增速最快。但有华为员工向笔者透露,任正非的目标一直是第一,内部对华为云的期待“比现在高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除了兼任云与计算BG总裁,还担任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统一管辖两个业务的投资决策关系。不难看出,这一调整的目的是加强终端、云、智能汽车各方的打通,将华为在终端领域的优势和用户体验反馈到其它各个业务上,培养华为独特的竞争力。

不过,具体怎么通、怎么连,如何形成优势,仍然需要进一步商讨。一位华为云与计算BG员工对笔者表示:“内部掣肘仍然很多,组织和汇报关系混乱一直是老毛病,任老板批评过很多次,余总的调任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厘清这种障碍。”

至于造车,尽管华为与北汽、长城汽车联手的传言不断,但胡厚崑在采访中再次重申华为“智能汽车部件供应商”定位不变。曾与华为合作过的一名车厂工程师对笔者表示,华为发布的“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可以视为是一个车标,“该有的都有了”,但以华为目前的客户体量和产品落地程度来看,投入真正能够反映到营收上,可能还要再等几年时间。

智能汽车领域的对手正变得越来越多。随着百度、小米等厂商相继宣布造车,华为也必须巩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加强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华为消费者业务内部有一种说法,用手机业务的成熟思路来做产品,很多时候都能实现成功。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消费者业务的打法大多相似,品牌培育用户忠诚度并不难。但To B业务的规则却完全不同,华为的惯用打法能否奏效,仍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