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innov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科技创新成为天河 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

新闻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 微软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让创作更轻松!PPT/Wor...

      近日,微软发布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 V3.0版本。 全新升级的OfficePLUS V3.0新增了Excel插件,继已发布的PPT/Word插件之后, 完成了对Office核心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覆盖,让用户拥有更加轻松的创作体验。 ...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科技创新成为天河 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

发布时间:2019/01/25 创新 浏览:704

一年之计在于春。日前,多家天河区重点企业、机构负责人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参观学习,寻觅合作机会。“没想到是香港科大的校长亲自为我们作介绍。一直以来,他们与广州已经有许多创赛、项目孵化方面的合作,我们今年希望能通过这些创赛寻找契合的人才、项目,入驻微谷的孵化空间。”微谷众创社区运营总监陈曦介绍,近年来,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创新要素由过去单向输入发展成双向交流,“在微谷,不仅有香港来的平面设计师,也有把境内移动支付技术在香港落地的团队。”
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窗口期,包括微谷在内,越来越多的港澳创新要素在天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聚集。如今,作为广州“经济第一强区”的天河,不仅以CBD“亿元楼”闻名,更凭借“创新村”的创新驱动力支撑区域经济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记者从天河区科工信局获悉,2018年,天河区进入省公示阶段的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33家、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新增众创空间17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累计数量皆排名广州市第一。
“创新村”新空间让创新产业释放新活力
办公面积从20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营业收入从0元到4200万元、项目估值突破3亿元,2018年天英汇大赛国内赛区十强企业广东飞库科技有限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如今,在飞库科技与天猫超市合作打造的天津智能化仓库中,700台不同用途的机器人联动协作,可实现日均7万单、拣选70万件的作业量。
就在去年8月,飞库科技从原先的5A级写字楼搬入了天河区车陂街联合社区,成为“创新村”的新村民。“基于空间、成本、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天河城中村孵化器成为了我们最优的选项。”飞库科技创始人刘则治算了一笔账:与原先相比,联合社区2000平方米的租金成本下降了30%,天河区对于新落户高科技企业提供10%—30%的租金补贴,园区办公环境、周边生活交通设施完善也更易于招工。“天河是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的集聚地,资本和市场对于这一片的企业关注度也更高。”
走在联合社区的步道上,很难将眼前这些外形新颖的低密度办公楼与村集体物业旧厂房联系在一起。在街道指导下,旧建筑以联合发展中心之名,打造现代服务业创业型崭新平台,并且邀请了名师设计、科学规划。目前,园区内入驻创新企业120多家,并引入咖啡厅、银行等商业配套。
而在与车陂村相隔一条中山大道的棠下村,集体物业旧厂房则是华丽变身为盛达电子信息创新园。这里聚集了上百家游戏动画相关企业,涉及游戏开发、影视制作、动画特效等游戏动画全产业链要素。2017年,园区年度总产值50多亿元,并获得国家级孵化器认定。
为创新腾空间,去年,天河区将城中村孵化器模式进一步推广,又新增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1家,总数154家,新增数量和总数均位居全市第一。天河区科工信局介绍,去年,省科技厅公布2017年度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评价结果,天河区“A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均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其中,获评优秀(A级)孵化器9家,占全省的13%、全市33%;优秀(A级)众创空间6家,占全省8%、全市38%。今年,天河还将加快推动天河智谷片区等区域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与金融、法律等高端服务业不同,软件信息产业更适应天河区“创新村”的发展环境。在创新载体的建设下,企业活力也得以释放。数据显示,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软件业企业270家。新一代通信、软件业等创新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预计达70%以上。
机制创新让扶持政策“落地有声”
“围绕资本、空间、政策三个要素打出一套组合拳。”近年来,天河区科技创新的活力离不开产业扶持体制机制的改革深化。
2017年,天河区发布“1+1+8” 产业扶持和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又在去年4月进一步出台4个新政策。健全完善后的系列政策扶持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围绕重点企业落户、高端服务业发展、招商机构引进投资、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园和软件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创建中国风投天河大厦、软件业发展和企业R&D投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台湾大学生创新创业12个方面,优化扶持方向、聚焦扶持领域、加大扶持力度。
天河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建立起以客观指标为主的核准制立项机制,其中区科技计划项目客观指标权重达60%以上。此外,重点产业租金补贴政策从评审制调整为核准制,大幅精简申报材料要求,提高政策申报的精准性、科学性和便利性。
关注企业和人才、关注创新驱动、关注活化行政服务资源,是“1+1+8”系列政策高效运作的一套内在逻辑。例如,对于总部企业落户天河的,最多可获得1.3亿元扶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产业高端人才、海外人才、金融高级人才也都设立了专项奖励。
而在活化行政服务资源方面,天河构建起“政策+服务”双保障系统,在加大对产业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优化服务,放宽市场准入,让海内外创新人才引进与港澳台创新创业合作更加便利。
“创新载体的支撑作用体现在综合服务能力上”,前述负责人以“村里的众创空间”建设为例,去年,天河区共打造了53个总面积达202万平方米“村改创”园区,引入工商税务、人才培训、创业交流等基础公共服务,其中,超过八成园区引入了创业导师服务,重点园区还引进了专业创投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专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去年底,天河率先推出“天河优创”评选活动,也将配套扶持政策导入活动,让企业感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目前国内许多知名孵化器运营商都会在广州天河设点,这说明大家觉得项目在这里更容易走出来。”微谷众创空间斩获了“天河优创A级众创空间奖”“网红创新载体”两项大奖,微谷众创社区创始人、CEO方韬告诉记者,获选园区将获得区财政的系列扶持,“据我们了解,天河区应该是全国第一个用区级预算来支持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的。”
平台开放式建设为创新生态集聚资源
近年来,天河区积极建设多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创新企业与创新产业、创新载体与创新生态之间,架起了资源对接的桥梁。
“其实我认为飞库仍是一家初创型企业,我们需要借助天英汇,把飞库的品牌打出去。”刘则治认为,通过天英汇平台可以对接到投资人、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的资源,飞库的品牌知名度还要依靠参加各项创赛来打响。他骄傲地说,“我们去年参加了天河区、广州市、广东省三个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相信不少人记住了‘飞库’。”
刘则治认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应该多参加创赛,能够在路演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总结、表达能力,同时进一步帮助自身优化商业模式,“在和很多投资人的碰撞中,我们也在不断反思,如何让自己的商业模式提升有效性、可持续性。”
2018年,天英汇大赛在亚太、北美和欧洲设立21个城市赛区,深入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比赛接近尾声时,大赛海外赛区的27支海外团队还来到广州,开展为期一周的中国市场与资本对接之旅。大赛主办方除了安排项目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科技巨头进行一对一对接外,还专门安排了投融资对接会、市场对接会以及资源整合对接会,以专业和高匹配的服务为海外项目落地天河、落户广州作准备。
“对于来穗参赛团队而言,此次广州之行已经不是简单地参加一场比赛,而是一场定制式的精准市场与资本对接之行。”天英汇大赛承办方之一、Brinc国际投资孵化器的中国市场与渠道负责人曾君蔚说,从亮相广州国际创新节、项目产品展示,到天英汇广州总决赛比赛,再到安排资本、市场的对接见面会,对接的资源丰富而精准。
天河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河优创”、天英汇大赛、中国风投天河大厦、天河人才港等项目是区内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项目。其中,天英汇大赛举办4年来,实施“5×100”创业服务计划,累计吸引国内外参赛项目8000余个,服务创业者3万余人次,对接创投资本超过5亿元。天河人才港启动以来,已帮助区内引进人才超900人,服务近2000家高新企业申报认定。中国风投天河大厦公共服务运营平台正式挂牌,已引进风投创投机构9家。同时,天河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投资创新创业项目15个,撬动社会创投资本11亿元。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