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innov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建设广深港澳科创走廊 合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新闻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

  • 国爱GOAI携电火系列新品发布,直击深圳高交会现场

    2023年11月15日,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盛会,高交会一直以来都是展示最新科技产品和技术的舞台。在本次展会1号馆,深圳国爱全电化智慧科技有限公...

  • 赤炎玻璃亮相2023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CHUM新产...

    10月11日,第十四届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在深圳国家会展中心(宝安新馆)盛大开幕。光电显示行业产业链3000+国内外知名品牌汇聚于此,展示新型显示及智慧触控产业的创新前沿技术及应用。作为电子显示保护材料领域科技...

  • 众安数据与中科超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国产高...

    2023年7月18日,众安数据与中科超云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将深化在国产高性能数据库、微超算、融合算力网和行业大模型领域的战略合作。 在本次签约现场,众安数据董事长邹江威、总经理何国波,中...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建设广深港澳科创走廊 合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18/10/22 创新 浏览:596

10月15日,国内轻量型工业机器人企业李群自动化宣布完成亿元级C轮融资。这是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领衔的团队孵化出来的又一家年轻的创新型企业,此前他就以大疆创始人汪滔的导师身份而广为人知。业内有人将之称为“泽湘现象”。
在此两天之前,《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创新能力对比研究》首次对外公布,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7.6万件,超世界其他三大湾区总和。
纵观全国布局,仅有三个区域被明确赋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北京定位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则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将与北京、上海一道,成为创新强国的三大支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健民指出。
无论是参照国际一流湾区的发展路径,还是聚焦建设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其在国家战略、全球格局中的重要使命。
世界级的湾区需要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
香港清水湾旁,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30的香港科技大学依山而建,教学楼玻璃幕墙倒映海天一色。多年前,汪滔和张云飞这对“师兄弟”不止一次从这里的实验室远眺大海。不久,两人先后做出同一选择:西进!
如今,他们分别创立的大疆科技、云洲智能,已成为中国无人机、无人船产业领军者。
从地图上看,两位创业者的足迹相映成趣:从香港出发,汪滔向西北抵达深圳,融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张云飞向西南来到珠海,进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而他们的足迹也隐约勾勒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新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循此通道流转,汇入即将崛起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香港孵化+广东产业化’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香港科技资讯联合会会长邱达根在调研了近3000家香港创新科技企业后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每座城市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合力才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世界级的湾区,需要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认为,无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如何演进,三大湾区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当旧金山湾区从“淘金胜地”转变为“科技硅谷”,纽约湾区成为“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创意文化中心”,东京湾区转型为“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这些湾区成为世界500强、创新公司、研发资源和专利密集区,始终引领着科技革命,这也将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湾区”的必经之路。
香港是中国连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全球物流中心;广州是国际商贸中心,全球性物流枢纽中心,被誉为“千年商都”;深圳则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金融领域等方面具有超强竞争力,以香港、广州、深圳三座城市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然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和优势。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一直以来,国际顶尖高校资源被视为广东的一大短板,而联合香港科技实力,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在向世界一流湾区看齐。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6—2017世界大学排名显示,排名前100的高校中,纽约湾区有5所,旧金山湾区有3所,东京湾区仅东京大学1所入围,粤港澳大湾区有3所大学上榜,与旧金山湾区持平,仅次于纽约湾区。
今年以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升温,湾区内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跑马圈地”,跨城、跨境办学风潮渐起。2月,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校园面积将达到1000亩;5月,香港科技大学计划在广州南沙筹办分校,初步选址在广深港高铁庆盛站旁;6月,南方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两校共建的“深港微电子学院(筹)”正式揭牌;7月,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大学在香港签订“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合作备忘录……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曾评选出全球100个科创聚落,粤港澳大湾区入围2个,其中深圳—香港地区排名全球第2,超过排名第3的旧金山湾区(硅谷),仅次于东京湾区。
与此同时,广东自身创新实力在不断增强。2017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2.65%,技术自给率达72.5%,有效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及专利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并首次实现牵头完成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项目“零的突破”。
最新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创新能力对比研究》显示,2017年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是2.2万件、1.2万件和3.5万件,而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7.6万件,超其他三大湾区总和。在前20名发明专利申请领先机构中,粤港澳大湾区共有华为、中兴、腾讯等11家机构上榜。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一向被视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7月20日发布的榜单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有2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新增企业3家,分别是雪松控股、招商局、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其中,创新型经济能量正在迸发。比如在净资产收益率榜上,中国公司中排位靠前的腾讯、碧桂园、华为、美的,四家企业均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腾讯,是内地公司中利润率最高的企业,超过30%。
推动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加速流动
在香港商汤科技工作的尚海龙,每周要跑深圳2—3次。他粗略算了一下,全公司员工每月往返深港两地要超过1000人次。
近年来,香港的科研力量搭配珠三角的广阔市场,孕育诞生了柔宇科技、奥比中光等一批明星科创企业。对于一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言,开放型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生态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相比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依然存在着三地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发展阶段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制约着大湾区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打造世界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应如何破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指出,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中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支持澳门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在港两院院士来信反映的国家科研项目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科研仪器设备入境关税优惠等问题已基本解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对香港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伙伴实验室直接给予支持,并在试点基础上,对国家科技计划直接资助港澳科研活动作出总体制度安排。香港在内地设立的科研机构均已享受到支持科技创新的进口税收政策,澳门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伙伴实验室也得到了国家科技计划直接支持。
为进一步提升基础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9月中旬广东省印发《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粤港澳科研协作机制,支持省内院校聘用港澳研究人才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共同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落户粤港澳大湾区;畅通资金跨境拨付渠道,推动科研经费跨境便利使用;调整赴港澳商务签注适用范围及条件,便利科研人员多次往返港澳等。
另一方面,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
大洋彼岸的旧金山湾区,依靠风投与资本市场“双引擎”,孵化出让全球经济提速的创新火种,打造出硅谷独有的科技金融生态圈。而粤港澳大湾区背靠港交所和深交所,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有着比硅谷更便捷的优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汉斯商学院的教授张小军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发挥制造业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金融创新支持体系。
再者,世界级湾区需要世界级的大学。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丽新集团主席林建岳建议:“应成立国际一流的专门性大学。”在他看来,尽管香港的优质大学已在湾区其他城市开设分校,但这种“复制粘贴”模式对大湾区的创新科技推动远远不够。未来这所专门性大学应集中三地优势,为大湾区各项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持相似观点。他建议,粤港澳三地可创建“湾区联合大学”,突破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体制壁垒,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粤港澳三地说
在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尤其是香港与广东可以实现很好的优势互补,主要包括人才互补和生产互补。一方面,香港科技人才数量有限,在做科研相关领域的只有几万人,需要和广东进行更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吸引国际上的人才进驻;另一方面,香港的生产制造业生态链覆盖面不够广,而这方面是珠三角城市的强项,通过合作可以将香港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好产业化。
再者,要想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需要把全世界最领先的科技人才引进来。发挥各自所长,两地政府在政策上互补,坚持做下去,十年之后就会发现,全世界科技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都在我们这里,这也是大湾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香港科技资讯联合会会长邱达根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城市。这里有非常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接近香港的金融资源和教育资源,并且珠三角一带很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链都非常完善。所以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是几大湾区当中极具独特性的:很新、起点很高、有非常好的不同城市的资源积累,譬如金融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产业资源。现在我们把这些资源连接起来,互动起来。也非常期待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贡献我们小小的力量。
——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
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个创新要素集聚、内生创新能力强、可媲美世界著名湾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实现湾区内的协同创新,则是成功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初具国际一流湾区特征,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经济潜力在国家经济版图中地位突出,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创新驱动和开放型经济特征明显。
接下来,粤港澳三地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创新要素聚集和流动的瓶颈,构建起跨区域、跨制度的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使湾区内创新资源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实现大湾区城市群共同推进创新、共享创新成果。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