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economi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中国科技闪耀地中海东岸

新闻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 微软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让创作更轻松!PPT/Wor...

      近日,微软发布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 V3.0版本。 全新升级的OfficePLUS V3.0新增了Excel插件,继已发布的PPT/Word插件之后, 完成了对Office核心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覆盖,让用户拥有更加轻松的创作体验。 ...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中国科技闪耀地中海东岸

发布时间:2022/08/14 科技 浏览:216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到海法新港实地采访。这座新兴的港口由中国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团)建设和运营,2021年9月刚刚投入使用。与附近“充满历史气息”的海法老港相比,新港岸上8台崭新“中国红”的巨型桥吊格外引人注目,仿佛一颗颗闪耀的红宝石,镶嵌在蔚蓝的地中海边。

夺目的不止有外观,作为以色列甚至是东地中海区域最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港口,海法新港更耀眼的是中国科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

“洋山经验”打造自动化码头

海法新港一期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106万标准集装箱,配备桥吊8台,轨道吊22台。而包括桥吊、轨道吊这些“庞然大物”的操作人员在内,整个码头的运营团队只有100人左右。“机器替代人力”,人少却能办大事的秘密就是自动化技术的大量引入。

上港集团以色列公司总经理缪强告诉记者,海法新港移植了上港集团建设上海洋山港四期项目时攻克的自动化码头技术和运营经验,其核心是上港集团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自动化码头操作系统。

记者在海法新港实地采访时切实感受到自动化带来的变革。

用于装船和卸船的桥吊是港口最核心的设备之一。传统桥吊需要人员在桥吊上手动控制,操作员饱受巨大噪音折磨,还要长期弯腰操作,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对健康不利。

海法新港的桥吊则均为远程操控,且大量工作由机器自主完成。操作员只需身处远离噪音的控制室中,坐在舒服的椅子上看着面前的显示器,只有在集装箱吊起和放下的最初和最后几米,像打游戏一样使用控制手柄和几个按钮进行简单操作,确保安全即可。

缪强称,海法新港的每台自动化桥吊目前已经具备每年装卸20万个标准箱能力,且效率稳定,不受操作员身体、心理、使用经验等因素影响,而操控这样一台长达百米的巨型桥吊只需1个人。新港轨道吊也使用了类似的自动化技术,传统轨道吊每台都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而新港22台轨道吊只需4名操作员,码头操作系统会根据操作员的工作状态向其分配不同轨道吊的控制工作。

海法新港成为中国科技名片

“海法新港完全按照中国解决方案,完全使用‘中国芯’建设和运营。”缪强说,中国大脑、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标准、中国服务,就是要彰显中国智慧,让海法新港成为中国科技的名片。

缪强介绍,海法新港的桥吊由我国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建造,在国内完成组装后跨越重洋,用轮船整体运输到新港码头整体安装,这是振华集团的核心技术之一。当轮船载着巨型桥吊入港时,许多海法市民来到岸边观看这一奇观。

“同时,我们还和国内企业合作,将中国重汽集团的国产电动集装箱卡车(以下简称集卡)引入新港。”缪强称,这种电动集卡使用我国宁德时代公司研发的电池技术。目前,海法新港是全球唯一大量使用电动集卡的港口,大大降低了码头运营的环境污染,凸显出绿色环保的理念。

“除了使用国内已经成熟的相关技术,新港还在探索使用一些正在研究中的新技术。”缪强谈到,例如一般自动化码头集卡必须停到轨道吊的两端装卸集装箱,每次装卸时吊具都要移动到轨道两端去“找集卡”,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集卡和吊具的定位。但吊具在轨道上的移动速度较慢,运行的效率较低。集卡是码头上速度最快的工具,上港集团的研究团队正在攻关一种新技术,其核心是对集卡的精准定位,这将使集卡可以停在轨道中间装卸集装箱。海法新港正在试验该技术,据计算,这可以将轨道吊的运行效率提高约30%。

缪强透露,目前,海法新港仍处于运营初期,2022年上半年吞吐量为15万标准箱,预计全年将达到35万标准箱,超过以色列全国港口货运吞吐量的1/10。“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间达到60万标准箱的年吞吐量,并最终达到超过106万标准箱的设计值”。海法新港运行以来,显著缓解了以色列全国港口效率低、货船难进港、空箱难出港等情况,得到了以色列政府的好评和称赞。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