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在安全生产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手段已难以为继。而今,一项“黑科技”正在重塑行...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科技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东莞高企数量排名全国地级市首位
发布时间:2019/09/24 科技 浏览:531
日前,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批复中明确,实验区建设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突破口,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人才为第一资源,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最好最优,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实验区,东莞正在加快行动。从今天起,南方日报推出“东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通过走访调研多家莞企,为东莞制造业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敬请垂注!
在位于大岭山的德普特,曲面屏、双面屏、水滴屏在这里“诞生”,实现从“看到了造”到“想到了造”的跨越;距离德普特不远的拓斯达,成立了互联网平台驼驮科技,希望通过产业互联网解决传统制造业在设备采购方面的痛点;在创新实验室里,美立康攻克技术难关,完成“生物基因测序与体外分子诊断项目”的研究……
无论是智能手机显示屏模组产量行业第一的德普特,还是从设备制造领域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拓斯达,抑或是美立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注重创新力量,将其作为企业的核心追求。
近年来,一批细分领域的高精尖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成果加快涌现。至2018年,东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790家,仅次于北上广深,排名全国地级市首位。2018年,东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5%,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省第二。
这也勾勒出东莞制造的新图景:越来越多高新企业以创新驱动为新实践,共同汇聚成推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厚植产业根基,重塑经济发展竞争力,举全市之力推进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设。
产品革新 从0到1实现颠覆式创新
今年5月21日,荣耀在伦敦发布荣耀20系列新机,这款新手机背后有强大的创新力——采用6.1英寸的水滴屏设计,为观众带来舒适的视觉感受。而“网红”水滴屏的创造者来自德普特。
“提出‘水滴屏’概念的时候,市场以前没有见过这种产品,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参考,只是出于对市场的预判和对产品的构想。”德普特工程中心副总裁李云海说。
这样一个“从0到1”的产品没有标准、没有参照,德普特靠什么把它造出来呢?
“为了攻克颠覆式创新产品缺乏参照、标准的难题,德普特自主探索设定生产标准,自行规划设计路径。整个探索过程是相当痛苦的,我们是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做成的。”德普特总裁办首席财务官陈诚说,如今,公司累计为华为、0PPO、小米等终端客户创造上百个新品,并把产品卖到全世界,造就了全球每14台手机有一台的屏幕是“德普特造”的奇迹。
在中美融易产业园里,美立康同样在“想到了造”领域做着实验,在神秘的生物基因领域探寻产业空间。
去年12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莞企中图半导体研发并产业化的4英寸大小的圆片——新型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缩写为“PSS”),一举夺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图半导体用了不到五年,摒弃了传统的路线,实现技术攻克并产业化,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PSS制造商。“敢想敢试”也成为中图半导体一个独特的标签。
如今,这家生物医药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关,完成了生物基因测序与体外分子诊断项目的研究。“目前我们在设计炎症诊断试剂盒和肝细胞癌早期筛查试剂盒,预计今年年底能推出样品。”公司负责人说。
技术提升 专利申请量保持快速增长
在位于顺德北滘的美的喷涂车间里,机械人24小时为上千台空调外壳“上色”,颜色均匀、高效。这些机器人则产自于莞企东莞市中雅卓科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副总经理王峰说,机器人“上色”不仅可满足各种恶劣条件下对机器人应用的苛刻要求,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处置成本。
“企业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喷涂工艺等设计生产线,配备远程监控设备,可直接调整油漆参数、车间温度、湿度喷涂均匀率等。当车间出现不良品的时候,远在东莞办公室的工程师看着移动端就可以远程遥控车间的情况,可以发出指令,命令机器人‘返工’。”王峰说。
记者发现,在东莞,一大批高新企业加速出现并成长的同时,催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
在刚刚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观众驻足在7.1H A102展会上,展会上一款机器人在桌面抓取物体往返300mm的距离,仅需要0.38s,其最高的运作速度9160mm/s,相当于电动车高速运作的速度,重复定位精度达±0.01mm,相当于一根头发丝那般精密……这是由拓斯达推出的新品拓星辰1号,预售当天就连签三单。
“这款产品的‘诞生’是源于市场的需求,当下5G时代,意味着设备也要更新替代跟上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在精度和速度的钻研上花了很大工夫。”拓斯达市场部经理许鹏说,该产品的背后凝聚着60多位技术人员日均工作14小时以上,各项技术攻关1080次的成果。
同样,德普特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也带来了丰硕的果实。走进德普特的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密密麻麻的“专利墙”。截至目前,德普特累计获得专利10件,专利申请28件,预计今年提案申请100件。
像卓科工业、拓斯达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东莞有5790家。2018年,全市有2637家企业评价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取得国家入库编号。看准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东莞在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孵化和挖掘机制,加速培育“倔企”。
企业成长的背后是创新力量。据统计,2018年,东莞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7030件和65985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省第二。2017年全市R&D经费总量同比增长14.14%,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48%,连续两年全省排名第三,这意味着东莞逐渐向全球创新经济体行列迈进。
生态改变 构建产业链全新生态圈
从产品革新、技术升级再到互联网技术赋能,各个生产环节涌现“隐形冠军”,东莞制造的产业生态圈悄然发生变化。
拓斯达凭借驼驮科技进军产业互联网,延伸产业链条,不仅通过产业互联网解决传统制造业在设备采购方面的痛点,而且还重构了产业生态圈。
“企业在采购自动化设备过程中遇到种种痛点,如市场价格不透明、后续维护难度大、供应链采购成本高等,驼驮科技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驼驮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建说,驼驮科技以工业设备为切入点,以“设备电商平台、设备管理软件以及设备维保服务”三大板块业务为制造企业提供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
成熟的产业基础,再加上创新环境的提升,越来越多新技术、新项目向东莞聚拢,成为“世界工厂”产业生态圈中的新力量。
前不久,由华颂、华辉、慕思、名家居世博园、洋臣A家、富宝、城市之窗、客创优品、长实、森盛、客天下等多家家具企业和蓝源资本联合发起设立平台众家联。众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通过整合家具产业资源,打造家具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据众家联联合创始人兼CEO罗健辉介绍,众家联平台目前已汇聚800多家家具厂商、7000多家家具原材料供应商,累计订单量达70万笔,交易金额达80亿元。“自成立以来,平台通过拉动上下游交易数据及工业大数据,使企业采购平均降本12.8%,降低30%融资成本,提升采购效率达94%,缩短产品制造周期35%,减少在制产品量32%,改进展品质量22%,供应链协同管理提升67%。”
暨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封小云说,科技创新不仅存在于产品,也可以体现在制造的各个步骤和产业链条中。东莞制造正从加工制造逐步向先进制造转换,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引领市场向前发展,同时工业体系得到根本提升,为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
开放的产业生态圈,吸引着产业巨头们争相进驻东莞。随着200亿元的凤岗京东项目、170亿元的新能源封装电池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今年陆续动工,近日紫光集团、欧菲光集团、正中集团等产业巨头斥巨资在滨海湾新区拿地,为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巨头接踵而来,它们不约而同看中的是东莞的“产业因子”和“企业生态”。
今年上半年,东莞共引进内外资项目2062宗,协议投资金额1073亿元,同比增长35.7%,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增长81.3%。
如今,创新从多个渠道渗透到东莞的产业生态圈里,引领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
■一线走访
德普特:大胆试错,才能攻破技术难题
凌晨2时,德普特的研发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德普特工程中心副总裁李云海带着他的团队正在攻克技术难关。这是李云海的工作常态——白天与客户商讨产品的发展路径,晚上与团队研讨技术攻克。连续5个月的钻研,李云海及其团队将手机显示屏模组盲孔COF项目的直通率从低水平达到比同行业高的水平。
“我们现在是技术的爬坡期,就犹如在黑暗中搜索光亮,这个探索的过程是相当痛苦的。”李云海说,“别小看这几个百分点的提升,凝聚着研发团队的心血,还暗藏着市场‘预言’,一旦研发成功,对技术的创新、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李云海说,德普特有500名研发人员,在技术研发上我们坚持攻坚克难,我们允许员工大胆“试错”,才能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将不断成熟的生产工艺标准化。为此,公司内部建立项目制来奖励员工,以小组为单位,研发成功某一项技术或者新产品,给予其一定的奖励。
但打开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经营。陈诚说:“在德普特成立之初,市场对我们并不信任,由于技术问题,客户对我们也甚是埋怨。于是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技术专家、营销人员到日本去开拓市场,用我们的产品品质、用我们的诚意去打动客户,甚至不计成本地做市场、攻克技术瓶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我们在公司成立第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拿到了订单。”
凭借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德普特以过硬的质量赢得华为、小米、OPPO、京东方、SHARP、SAMSUNG、JDI、LG等巨头企业的青睐,赢得市场的认同。如今,德普特产品的品类从手机到平板、车载、医疗、工控、智能穿戴、笔记本电脑皆有涉及,覆盖小型到中大尺寸,2018年总出货量1.04亿台,全球每14台手机有一台的屏幕是“德普特造”。
■记者手记
从追随到引领,唯创新者进
如何重塑东莞制造新的竞争力?企业如何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这是记者在对东莞制造业进行采访调研前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从德普特、拓斯达、卓科工业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上,我们看到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的趋势。
改革开放40年来,从鞋帽服装到智能手机,产业的转型升级见证着东莞的发展进步。如今,一大批高新企业在东莞异军突起,并催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让人惊喜。它们以技术为驱动,以科技为引领的全新东莞制造业态,正有力地推动东莞制造业在全球经济版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引领者”。
伴随着东莞在机器人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也向外界证实了东莞制造业的生命力和转型潜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还在继续,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需要更好地激发创新驱动的活力,发挥独特的产业优势,在中国制造强国版图上寻找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