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湾区行动:科技战“疫”

新闻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 微软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让创作更轻松!PPT/Wor...

      近日,微软发布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 V3.0版本。 全新升级的OfficePLUS V3.0新增了Excel插件,继已发布的PPT/Word插件之后, 完成了对Office核心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覆盖,让用户拥有更加轻松的创作体验。 ...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湾区行动:科技战“疫”

发布时间:2020/03/18 新闻 浏览:319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大湾区科技企业努力抢占创新先机、不断促进成果转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粤港澳三地充分发挥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加速开辟产业新赛道,在战“疫”中凸显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力量。
 【生物技术:对病毒实现快速检测】
在疫情初期,面对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病例,能否精准、快速、简便地检出患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对识别早期感染者、病例救助和院内感染监测具有积极意义。自国家疾控部门公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基因序列数据后,粤港澳大湾区内多家企业、研究机构迅速开展研发,打响了战“疫”的第一枪。
广东的达安基因、华大基因研发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提供全国使用,另外有3家企业研发的30分钟以内快速检测产品已进入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查通道。据华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24日,华大基因在全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已完成21.5万人份,全国每日通量可达5万人份,根据需要整体可提升到8万人份/日。集团还迅速提供了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该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化进行样本制备,加速大规模人群筛查的效率。

  (华大基因运营的武汉“火眼”实验室已累计接收湖北地区检测样本数超5.7万人份/受访企业供图)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快速检测新冠肺炎便携式检测仪,实现了从取样到出检测结果约40分钟,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利用由澳门大学专利技术授权的数字型微流控检测芯片,珠海迪奇孚瑞生物科技联合普世利华科技紧急推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快检套装,提供对疑似感染人群的快速检测方案。
【现代中药:具备较好的临床价值】
疫情之下,大湾区的中医药力量正为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表示,中医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新冠肺炎特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研制的“肺炎1号”(透解祛瘟颗粒)在2月8日已获批准用于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截止2月17日18时“肺炎1号”已治疗确诊病人221例。据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介绍,“肺炎一号方”在医院使用以来,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到94.21%,目前全省有11家定点医院申请了“肺炎一号方”调剂。此外,广东多个医疗以及科研机构在P3实验室分离出病毒后,也迅速开展了中药的药效筛选,目前共筛选54个已上市的中药和化药,系统地开展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外药效研究。
【5G和移动互联网:为战“疫”赋能】
“测体温就要靠近人,岂不是增加了传染风险?”、“那么多人在一起工作、开会,办公室的通风条件足够吗?”疫情拐点尚未出现,人们纷纷表达了诸如此类的担忧。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科技纷纷研发5G+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高新兴5G测温巡逻机器人在南沙万达广场“执勤”/受访企业供图)

  在南沙万达广场,由高新兴公司自主研发的5G测温巡逻机器人正在24小时不间断巡逻,该机器人在5米之外就能同时检测10个人的体温,并能识别是否带口罩,发现问题会即时发出语音警告,这种非接触性的测温方式也降低了安保人员接触病毒的风险。TCL旗下的格创东智和科天云面向工厂协同场景设计,支持多终端和多网络环境快速接入,邮件、网页手机、app都可便捷接入,和工厂生产系统无缝集成,支持设备远程诊断、异地协同研发、生产远程协同等制造企业场景。阿里云加急开发了城市疫情防控智能呼叫平台,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政府部门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疫情智能外呼机器人收集健康信息、对市民进行健康宣教,实现对流动、留观隔离、密切接触等疫情重点人群覆盖面的扩大,提高了疫情监测的整体效能。
【在线服务:“宅经济”刺激新业态发展】
在此次疫情中,新零售电商、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和娱乐服务、在线智能化办公、人工智能等为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市民的足不出户刺激了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即使我身在澳门,也能随时与内地的员工、客户在线开会”,澳门国际科协理事长周王安对此深有体会,“内地企业在疫情中投放使用的无人咖啡机、煲仔饭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引起了澳门业界对自动化生产的关注,很多澳门朋友都向我咨询相关问题和产品,如怎样在餐饮业当中加入自助炒菜机。疫情将为澳门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模式升级提供契机,加快人机融合进度”,周王安表示。
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邱达根表示,当下除了要高度关注疫情的防控工作,也要关注新的商机,他希望大湾区的青年创新创业者紧盯此次疫情中涌现的新机遇,加快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促进各相关产业升级转型的机会。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阿里健康、丁香医生、腾讯医疗、春雨医生等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上问诊、医疗物资配送、疫情信息发布等方面“一显身手”,对此,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主席陈丽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医疗IT、微医微药、健康服务在内的多个产业都有可能进入发展新赛道,在疫情过后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澳门大学生物医药学博士刘京京观察了疫情之下的线上消费商业模式后,认为对居家养老行业将会带来较大启发,“无论是居家或社区养老模式,老人不熟悉互联网应用,他们能否不出门便吃上饭菜、膳食的营养搭配是否均衡等问题也要纳入考虑。疫情结束后,我比较期待看到线上商业模式和技术能为居家养老行业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