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economi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AI技术实现“病从口看”硬核创新科技成果亮相东莞松山湖

新闻

国产40GHz测试线,恒利泰发货速发! 国产40GHz测试线,恒利泰发货速发!

凌晨两点,深圳某头部代工厂产线灯火通明。最后一台网络分析仪正在“跑”当天第3000块5G小基站PCBA。操作员...

  •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在安全生产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手段已难以为继。而今,一项“黑科技”正在重塑行...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AI技术实现“病从口看”硬核创新科技成果亮相东莞松山湖

发布时间:2021/12/01 科技 浏览:306

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病从口看”能否实现?华南理工大学杜如虚院士团队正在探索用人工智能技术解答这一问题。11月30日,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及第七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学术年会专题活动“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下称“成果对接会”)在东莞松山湖举行,10个院士专家团队发布创新成果并进行路演。

半数成果来自生物医药领域

试想一下,有这样一套系统,它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采集唾液和口腔影像数据,再配合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其他健康数据,即可在手机APP上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处理,获取健康注意事项、就诊检查建议、康复护理指引等信息。成果对接会上,杜如虚院士团队成员党晓兵博士便描绘了这样一个智能医疗的场景。

杜如虚院士团队成员党晓兵博士汇报成果

其中,针对唾液的分析主要依靠生物芯片即时检测完成,监测指标包括pH值、幽门螺杆菌等;口腔影像分析则依托多光谱口腔影像分析仪,主要应用于齿科检查及舌象分析。

该系统在成果对接会上引起与会者强烈兴趣。“这套系统既包括硬件、软件,又融合了西医的临床检测与中医的舌诊等,并且发挥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特长。”党晓兵说。他表示,该系统主要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针对群体为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鼻咽癌等类型病人。

记者留意到,参与成果对接会的十大成果中,有5项来自生物医药领域。除上述“病从口看”项目外,刘昌孝院士团队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TY706,其能够通过促进肾脏尿酸排泄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可用于高尿酸症的治疗;钟世镇院士团队带来的“组织修复用生物补片”成果,开发出同时具备弹性和优异导电性的组织工程修复材料,如心肌补片等;暨南大学武征教授团队开发的“干细胞—再生修复补片”,为严重局限性创伤提供更好的再生医学修复方案;广东药科大学王秋红教授团队的生物发酵系列饮片项目则挖掘中医药瑰宝,推动珍稀、濒危、名贵新药材资源的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院企“一对一”助推优质项目落地

“如果大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感兴趣,可以在会后进一步交流,也希望该项目能得到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人的青睐。”“非常欢迎大家能够加入我们的项目,共同更快地把项目推向产业化。”成果对接会上,各项目路演代表纷纷向在场的企业家、投资人发出邀请。

除生物医药类外,当日发布的成果还有锂电池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航空发动机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等。以固态锂电池技术为例,固态锂电池以其更高的安全性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下一代推动力。成果对接会上,程时杰院士团队代表李首顶在进行项目推介时表示,该项目以低成本磷酸铁锂材料关键工艺为基础,开发高匹配性电解质配方,突破了高稳定磷酸铁锂电极微界面规模化制备关键装备,实现了储能型磷酸铁锂固态电池制备工艺。

程时杰院士团队代表李首顶教授级高工在进行项目推介

作为粤港澳院士峰会为院士专家搭建的科技创新成果宣传推介、资源对接平台,历年来,已累积超过100个院士专家团队成果在成果对接活动上进行项目发布路演,通过该平台,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或投资人有了“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助推优质项目加速落地,成果显著。

据了解,本届院士峰会还策划了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院士专家湾区企业行等活动,促进院士与企业的面对面交流。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