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economi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广州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 高技能人才需求?

新闻

国产40GHz测试线,恒利泰发货速发! 国产40GHz测试线,恒利泰发货速发!

凌晨两点,深圳某头部代工厂产线灯火通明。最后一台网络分析仪正在“跑”当天第3000块5G小基站PCBA。操作员...

  •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在安全生产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手段已难以为继。而今,一项“黑科技”正在重塑行...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广州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 高技能人才需求?

发布时间:2018/10/17 科技 浏览:828

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州如何打赢未来城市人口争夺战?16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蓝皮书》认为,广州已迈入高收入城市行列,但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加上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如果要打赢未来城市人口争夺战,公共服务和城市生活品质将是重要切入点。
 现状
  广州已迈入高收入城市行列
一个地区经济所处阶段是掌握其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尺度。《蓝皮书》认为,世界银行和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判定标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科学性。
其中,世界银行按照2015年人均国民收入标准,将不同国家划分为高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5个等级。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人均国民收入大于12746美元,折算为人民币是大于79387元。参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以人均GDP作为替代变量的话,广州在2010年人均GDP已经达到84568元,已步入“高收入”城市行列,发展到2017年,广州人均GDP达到148314元。
钱纳里则采用人均GDP指标判断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依次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发达经济高级阶段6个阶段。通过粗略折算,以2017年人民币标准来看,6个阶段分别对应5688元—11376元、11376元—22759元、22759元—45511元、45511元—85534元、85534元—136541元、136541元—204811元。按照这一标准,2010年—2016年,广州由工业化高级阶段向发达经济初级阶段转变。到2017年,广州已经步入发达经济高级阶段。
收入只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方面,《蓝皮书》还对广州社会心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民对广州的认同感较高,总体上幸福感较高。
对“幸福感”的调查方法,是通过直接询问被调查者总体上是否感觉自己的生活幸福,转化后分数满分为10分。其中,对“总的来说,您觉得自己的生活幸福吗?”的回答中,选择“很幸福”和“比较幸福”二者的比例之和为68.8%,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二者的比例之和为7.1%。同时,广州本地户籍者的幸福感得分高于非本地户籍被调查者,分别为7.65分和7.33分。不同性别的幸福感的得分差别不大。
《蓝皮书》指出,认同感、幸福感都与被调查者当前收入的高低相关度不是很高,但与近期的获得感相关度较高。要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除了使其收入不断增加外,其他各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改善也同样重要。
综合各种分析,《蓝皮书》认为,2018年,广州已经迈入高收入城市之列,社会发展进入高水平人类发展阶段,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职业更加多元,社会阶层更分化。在此阶层背景下,广州社会民生持续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就业与社会保障等主要民生领域的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社会治理奠定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基础。
问题
  人口红利消失,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人口发展问题是最重要的城市问题。《蓝皮书》分析了1990~2015年广州市人口发展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选取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及其他统计数据,预测了广州2040年前的人口发展趋势。
2015年是“人口红利”转折点,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形成,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广州的“老少比”由2000年的37.13%扩大至2010年的60.86%,整体社会呈老龄化趋势。《蓝皮书》认为,在2040年前,这一趋势只会加速不会减缓。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数据预示:自2025年起,人口死亡率将快速攀升,2030年~2040年的人口死亡率将达到现在的两倍左右。这一数据说明目前广州的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正在加速,到2030年老龄化的程度将在现有程度上增长一倍左右。
《蓝皮书》指出,过去20年,低生育率已使广州年轻人口减少了30%。更为严峻的是,目前我国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5以下,远远低于2.1的更替生育率。这意味着下一代人将比上一代人再减少30%。到2040年,这些新生人口正是劳动力供应的主力,这意味着即使通过生育制度增加生育率,也无法减缓2040年前全国劳动力供应减少的趋势。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剧,广州未来人口发展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广州产业优化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当前,广州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广州重点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逐年增加,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技能人才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中坚力量,产业优化升级必然对技能人才带来数量和结构的新需求。
《蓝皮书》分析发现,广州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石化工业等制造行业,汽修、模具和数控等专业领域,会展及计算机信息等服务行业都有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人才缺口。但与此同时,广州却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等问题,凸显了技能人才的缺口。
课题组对全市5000家企业、2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0家培训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广州高技能人才培训存在市场培训难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培训项目同质化、盲目性严重,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了广州技能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对政府出台的技能人才培训相关政策存在着认知度和参与度低的问题。
对策
  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生活品质
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州如何打赢未来城市人口争夺战?
《蓝皮书》分析,未来城市人口数量和结构大转变,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经济与社会的爬坡过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数据预示:广州常住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净迁入,对广州2040年内人口规模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之一是以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服务。
到2040年,“高教育支出方案”比“低教育支出方案”的人口规模多36.5%;“低房价方案”比“高房价方案”的多15.6%。城市之间的人口竞争同样通过城市品质的竞争反馈出来。可见,如果想要打赢未来城市人口争夺战,公共服务和城市生活品质将是重要切入点。
而根据《蓝皮书》的社会调查数据,受访者认为当前重大社会问题排序第一位是“看病难、看病贵”,选项比例为45.4%。对比公共服务中医疗与教育的公共投入状况,可以看到广州在医疗卫生投入和中小学师资配备方面确实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是需要补齐的民生领域短板。
通过分析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蓝皮书》指出,广州需要明确社会民生、社会治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思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有效回应和管理民生需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社区协商治理,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其中,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蓝皮书》提出,要在加大公共服务财政的同时,着重增加对于医疗和基础教育等领域的公共投入,提升其占地区GDP的比重,充实医生队伍和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队伍,解决群众看病难、入学难问题,补足群众最关注的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
此外,中低收入群体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又较少机会享受到社会救助政策,其获得感低影响到他们对于社会的总体评价。《蓝皮书》建议,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需要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适时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解决中低收入群体支出型贫困,加大针对性就业帮扶,解决其就业需求。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