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economi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滴滴造车,程维的“一石二鸟”:拉估值,开启网约车下半场

新闻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 微软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让创作更轻松!PPT/Wor...

      近日,微软发布智能办公工具OfficePLUS V3.0版本。 全新升级的OfficePLUS V3.0新增了Excel插件,继已发布的PPT/Word插件之后, 完成了对Office核心使用场景的全方位覆盖,让用户拥有更加轻松的创作体验。 ...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滴滴造车,程维的“一石二鸟”:拉估值,开启网约车下半场

发布时间:2021/04/08 科技 浏览:294

记者 | 柯晓斌

曾表示不造车的滴滴,可能又要造车了。

4月6日,《晚点 LatePost》援引多个独立信源消息称,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他也是滴滴与比亚迪联名发布的定制网约车D1的首席产品官,目前团队已经开始从车厂挖人。 一位知情人士称,曾任蔚来汽车用户发展副总裁的朱江可能会加入滴滴。朱江有多年车企经验,先后在华晨宝马、雷克萨斯、蔚来、福特中国等公司工作。

2018年4月,在滴滴成立“洪流联盟”时,其创始人程维曾表示,未来滴滴坚决不造车,也不会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但现在,程维可能要食言了。

这并不意外。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滴滴已积累了大量的司机、乘客、道路等数据,能为其造车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在汽车后市场领域,滴滴也已在充电桩、金融板块有所布局。

滴滴的确拥有造车的可能性。对于电动车热潮,去年8月经纬中国曾发文称,汽车电动化降低了进入门槛和供应链管理的难度, 电池、电机、电控的核心技术是相通的,将来电动车可能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模块化。电动车的核心在于智能化,只有在车电动化之后,车企才能强化软件研发能力,不断升级“操作系统”, 为自动驾驶做准备。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滴滴而言,现在造车时机已然成熟。 

目前,特斯拉、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已经帮滴滴完成了用户心智的教育,各家市值不断被拉升,备受资本市场看好。也因此,今年以来,华为、小米、百度等都开启了“造车模式”。滴滴选择在此时进入,显然与其走在上市的关键路口有直接关系。

拉估值

2021年是滴滴的“大年”。

上个月,36氪援引多个信源消息称,滴滴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交表、三季度完成上市。 有知情人士称,滴滴上市的目标估值超过600亿美金。而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滴滴出行可能会选择在纽约而非香港进行上市,目标估值至少1000亿美元。

但要达到这一数值并不容易。2017年12月,滴滴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曾达到560亿美元。2019年5月,作为占股滴滴15.4%的股东,Uber上市时其招股书披露了滴滴当时的估值为516亿美元。同年7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出公告,滴滴出行13.75万股股份挂牌转让,转让价格仅按475.44亿美元估值计算。这也表明,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的估值曾出现过倒挂的现象。

为了提高其估值,程维曾提出“0188”战略,即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但要完成这一目标难度不小。

一方面,网约车已经告别了疯狂扩容的阶段。去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2019年后,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用户使用率的增长都在放缓。其中,2019年6月和2018年12月相比较,用户规模只增长了0.3%,而2018年12月与2017年同期相比,这个数据是2.5%。而在存量市场竞争上,滴滴依然面临着诸多玩家挑战,抛却美团、高德等聚合平台以外,以曹操出行、T3等背靠传统车企的出行玩家也在瓜分着网约车市场,不过目前后两者的订单量尚未对滴滴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20年后,滴滴已上线了滴滴货运、跑腿、花小猪、社区团购等新业务,试图进一步提高存量用户净价值,同时最大限度地去挖掘新的增量用户。在业内人士看来,滴滴上述动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拉升估值,毕竟这个融资超过200亿美元的独角兽,已然到了必须要上市的关键时刻。

相较于社区团购等业务,今年的热词“造车”看上去和滴滴的关联性更大,也更有助于吸引资本关注。

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型汽车公司已经为滴滴展现了可观的估值前景。去年11月,据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网站companiesmarketcap的数据,全球34家上市车企合计市值高达1.5万亿美元。其中,以特斯拉以及国内的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公司,市值合计高达近5000亿美元,占比32%。

在此背景下,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相继宣布进入智能汽车领域,也都概莫能外地拉升了其市值。

滴滴的造车底气

虽然明面上表示不造车,但暗地里滴滴已有所布局。

2019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持股65%,是控股方,滴滴持股35%。 而在汽车后市场板块上,滴滴于2016年布局了车服业务,2019年独立成小桔车服,目前包括小桔有车(汽车租赁平台)、养车、二手车、充电加油等业务。 

但滴滴的运力更多来自于第三方平台(租赁公司),对车本身缺乏控制力,这导致其虽然在金融、保险、车辆后市场、充电换电等业务上有所布局,但始终难以形成真正的闭环,只能通过挟持“流量”去控制车。

去年11月,酝酿两年之后,滴滴定制车型D1亮相,滴滴最高决策者程维、柳青双双为这个新物种站台。 发布会上,程维演讲的PPT中多次出现了“成为运营商”字样。按照他的描述,2025年,滴滴将普及100万台D1并搭载自动驾驶技术;2030年,滴滴的定制车甚至将去掉驾驶舱,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定制车D1的推出,不仅有助于降低控车成本,还能有效衔接起滴滴各种汽车后市场业务。它像是一个智能终端雏形,聚合了滴滴此前所布局的广告、地图、单量分发等能力。可以想象的是,随着滴滴的多业务布局,下一步可将其所有C端服务都聚合在D1上,从而实现闭环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尽管造车路径不一样,但最终其还是和车企殊途同归。

过去,经过滴滴的教育,网约车市场已趋于成熟,对汽车制造业的销售路径、制造都带来了一定的改变,未来“购买出行服务”代替“购买汽车”成为业内共识。这也是汽车厂商布局网约车的普遍逻辑所在:通过网约车直接触达司机和乘客,倒逼汽车的生产制造,同时可以去库存,盘活资产。

而滴滴造车和车企刚好相反。其在出行领域已沉淀了大量司机、乘客、道路等数据,这些将为其造车提供帮助。

此前,T3出行CEO崔大勇在接受笔者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在购买出行服务这个生意上,是汽车制造商和无人驾驶运营商两股不同势力之间的较量。作为出行领域的寡头,滴滴是最有可能借造车将两种势力“合二为一”的玩家。毕竟相较于传统车企,滴滴手中的流量在销售途径上有着较大优势,也是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