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economi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广州市获奖项目代表

新闻

国产40GHz测试线,恒利泰发货速发! 国产40GHz测试线,恒利泰发货速发!

凌晨两点,深圳某头部代工厂产线灯火通明。最后一台网络分析仪正在“跑”当天第3000块5G小基站PCBA。操作员...

  • 化工事故年损百亿?谷东科技AR黑科技如何化险为夷?

    化工行业年产值3.6万亿美元,背后却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工灾害事故高达百起,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在安全生产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手段已难以为继。而今,一项“黑科技”正在重塑行...

  • 全国农技中心到广东调研智慧农业,丰农控股获高度认可

    3月19日至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浙江、山东、广西、四川、陕西、广东等省农技推广部门领导专家,调研广东智慧农业。调研组以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智慧果园,深入走访广州、韶关、河源、惠州、...

  • 天自照明微孔交叉出光射灯照明行业新趋势

    天自照明首次在国内推广小孔出光射灯,凭借其在照明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一举推出6种结构,20款家族式矩阵小孔出光产品,全系列独立开模制造,利用交叉出光技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光学设计、LED光源设计,充分...

科技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勇闯前人未至之境,Pimax Frontier 2022破界而来

北京时间11月10日上午10点,小派科技将携又一款VR3.0力作在PimaxFrontier2022海外发布会正式亮相。去年...

  • G客 4力释放!耕升 GeForce RTX® 40系列GPU评测解...

    2022年9月20日,NVIDIAGTC 2022主题演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无数玩家和创作者们期待的GeForceRTX®40系列GPU和NVIDIA®DLSS 3正式发布,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n...

  • “破圈”的协作机器人|看越疆如何赋能新商业!

    协作机器人以革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边界,由于安全易用,灵活智能等先天优势,协作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释放出巨大潜能,从工业到商业应用快速延伸,势如破竹,触发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广州市获奖项目代表

发布时间:2020/03/26 科技 浏览:667

昨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广汽集团、海格通信、广州金域医学成为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奖机构,而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淡水池塘环境生态工程调控与尾水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为广东省技术发明奖唯一的农业项目。
广汽集团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解锁众多纯电动车关键核心技术
汽车是高科技高度集成的出行工具。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广汽集团“A级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其实是打造了高性能、高品质的全新一代A级纯电动乘用车。这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众多纯电动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

广汽集团开发的全新一代纯电专属平台GEP。

在该项目中,有广汽集团开发的全新一代纯电专属平台GEP。这是基于平台化、模块化的开发思路,广汽集团开发了平台化电池系统、电驱系统、电源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能实现不同级别纯电平台车型扩展,大幅节省开发成本、缩减开发周期。
此外,低温下的续航能力一直是新能源车的痛点。广汽集团在动力电池智能温控技术方面,首创智能控制技术,有效提升整车低温续航里程,缩短高低温快充时间。GE3就是国内首款搭载动力电池智能温控技术的量产车型,首创高温冷却、低温加热、冬季插枪智能保温、加热器选档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明显缩短了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快充时间。确保动力电池在20℃~40℃的最佳工作温度运行,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能力处于领先水平,同时规避了-20℃车辆无法使用以及高低温环境下对寿命的影响。
据了解,该项目在续航里程、电耗、电动系统集成、安全、智能网联、NVH性能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从设计源头解决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充电、安全等瓶颈问题,实现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及产业化。
广汽研究院表示,此次获奖是对广汽自主研发实力的认可和激励,作为广汽集团的研发体系枢纽,他们将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投入,为广汽集团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电气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海格通信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电磁干扰下 导航不迷路
有没有试过走进窄小街巷,GPS定位就失灵了?由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衔的“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北斗导航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把在复杂环境的定位成功率从70%提升至95%以上,因此他们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从70%到95%,并非简单的跨越。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团队通过将应用环境分类建模、信号及信息处理算法仿真,综合多源信息融合、抗干扰、防多径、高精度、高动态等多项关键技术,将电路及算法软件固化为北斗射频和基带芯片,最终以芯片为基础完成产品研制和推广应用。“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尽量剔除各类干扰信号,充分接收可用导航信号,从而完成卫星定位解算。”

海格通信“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北斗导航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团队。

目前,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它的应用就发生在民众身边:广州、深圳等15个地市的公务车上,3万余套北斗车载终端,以北斗高精度定位为基础,建立了公务车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车辆科学调度,提高了公务车管理绩效。
在广州南沙新区,海格通信建设了基于北斗系统和“互联网+”的精准时空大数据管理系统平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为近十万南沙市民便利出行、安全监护提供定位服务;助力政府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也为城市的智能安防、无人驾驶、智能感知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着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致力于北斗规模化应用落地。广州政企也正在合力全面推动北斗在社会经济重要领域和区域级规模示范应用的落地,助力北斗产业实现重大突破。”该负责人说。
金域医学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建中国人群罕见病数据库
向全国医疗机构开放共享
为了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可以确诊,并及时得到治疗,依托近6000万/年检测的大样本量,金域医学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进行多技术平台整合,积累大量的罕见病阳性病例,通过技术攻关,研究罕见病精准诊断,并将成果规模化应用。本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研究成果——《罕见病实验诊断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正是金域医学关于罕见病精准诊断研究项目中的一项。
据了解,该研究创新研发了罕见病系列筛查诊断技术,攻克了单一检测技术无法确诊罕见病的难题。
而目前已搭建起全方位的技术平台:包括基因及基因组检测、代谢组及蛋白质组检测、细胞及组织病理检测等。针对罕见病中80%的遗传病,全方位技术平台可以更高效、精准地对其进行检测;而对于罕见病中余下的20%的非遗传病,针对生化、免疫和病理的多技术平台,也能进行精准诊断。

金域医学临床质谱检测中心已发布全国110万例遗传代谢病检测大数据研究分析。

“目前,这一研究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创建了样本量大、病种齐全的中国人罕见病样本库和数据库。”该成果第一完成人、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说。金域医学的罕见病样本库和数据库具有广泛的民族、地域和疾病代表性,其中包含阳性病例近7万例,涉及2100余种罕见病,涵盖了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121个病种,恰好可以为罕见病的诊断、预防和筛查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金域医学还利用自己的服务网络,向全国1379家医疗机构开放共享此数据库。
在一系列研究过程中,金域医学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大量新的突变位点,揭示了多种罕见病的致病基因及致病机制,并首次诊断3种罕见病。
目前,《罕见病实验诊断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的研究成果已经通过金域医学集团37个省级医学实验室网络向全国推广和应用,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的2万多家医疗机构。项目还助力多个院士团队开展罕见病相关研究,包括了呼吸道领域专家钟南山院士、肾脏病领域专家侯凡凡院士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 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赋予生态基新功能 污染物变成营养物
“拿到这个奖很高兴。以前广东省技术发明奖很少有农业项目,我们的研究契合了这个时代,因为国家越来越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研究室主任谢骏表示。
昨日,在广东省科创大会上,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广州先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淡水池塘环境生态工程调控与尾水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谢骏是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
生态基是一种微生物载体,一般用来解决水体净化问题。当把生态基这种环保产品和养殖鱼塘放在一起研究,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谢骏与其团队开展研究实验的鱼塘。

谢骏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主要为了解决经济效应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平衡,他们已经为此持续跟进了十余年,并且不断进行改进。
“鱼塘需要投放饲料,一顿饲料可能需要上万元,鱼如果没有完全吸收这批饲料,会产生浪费,多余的饲料也会造成环保的压力。”他说。
据谢骏介绍,饲料利用率越高,后端环保压力越小。“通过生态基和微生物群落的管控,并结合不同鱼类品种搭配,我们能将过量投放饲料所造成的污染物,重新变成营养物,重新回到鱼塘的食物链循环,减少影响开放水体的压力。”谢骏介绍,以往生态基的作用只是减少养殖水体的污染,如今他们重新赋予生态基新的功能,将污染物变成营养物。
依靠该技术,养殖户节约10%~30%的饲料投放量成为很容易的事情,从而极大地增加经济效益。
谢骏表示,是南粤大地孕育了这项技术,珠三角的桑基鱼塘有很深的文化基础,企业和养殖户能够深刻地理解“生态循环”的理念,让这项技术能获得大量的实验场景。
谢骏说,拿到奖只是第一步,未来进一步推广这项技术还有一段路要走。